朋友第一次看到这样一个选题,以一种质疑的眼光,伴随略带讽刺的口吻硬生生的向我抛来一句:“你研究谁的历史不好,偏要追溯假货的渊源,有什么意义?”真的没有意义吗?不是说只有掌握了历史,才能把握现在,预测未来吗!
当然在这里我们并没有必要花费时间精力去预测A货的未来,但至少要通过探究它的历史渊源,来挖掘它存在的根基。即使是打假也要讲求方式方法,轻描淡写式的棒打几家经营A货的小商小贩,这只是在做表面文章,如果不从根源打起,永远无法铲除假货。擒贼先擒王,打假要打根。
A货,通俗而言,就是假名牌,或者说质量上乘的假冒名牌产品。A货一词的历史肯定是不长的,也无非就是近十年的事情,至少它在时尚人群中流传开来应该是在2000年后。然而,制假、造假、言假的历史在中国却是源远流长。春秋战国时期“卧薪尝胆”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人们更多的是感慨于越王勾践每日饭前寝前舔尝苦胆并提醒自已不要忘记兵败为俘的屈辱的意志,并以其为榜样激励自己“刻苦自励,奋发图强”,甚至以此来教育自己的子女像勾践学习。
然而,与此同时人们往往忽略了勾践是以怎样的假话和行为来欺骗吴王夫差。其实历史上这样的故事不胜枚举,这些所谓的帝王国君,他们为了实现自已所谓的政治抱负或是权欲扩张,无一不玩弄权术、骗术,一国之君尚且都能使用骗术,天下百姓又哪有诚信可言?因此人人都是假话连篇。一句“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不知掩盖了多少卑鄙和奸诈!或许有人会说“兵不厌诈”,不错,正是中国几千年残酷的战争史使这种“失信、造假并不是一种耻辱”的思想根深于人们的大脑。
如今这种思想已经蔓延到各行各业,只要能够达到个人或集团的目的,许多人可以不择手段,因此,贪官贪术、奸商奸术、地痞痞术、骗子骗术似乎都是“合情合理”。经过几千年的“酱缸”沉积我们现在很难再把那些讲诚信、讲仁义的故事当作正面教材,而靠坑蒙拐骗只要成功都会被尊称为“英雄”。
“大跃进”时期“亩产超万斤”的“放卫星”的浮夸风无疑是一种造假。当时有人信以为真地去参观亩产超万斤的现场成果,当地负责人竟然叫农民在参观者到来之前把多块田地所收成的庄稼拢到一块地里营造“亩产超万斤”的假象。 天马行空的林大元帅讲了句真话——“不说假话办不了大事”,此言不知成就了多少人物。 最先领悟此言真理性实践性的是上层官员。
从上面提到的上世纪五十年代末的大跃进、浮夸风的吹牛吹破天到实实在在官场上的飞黄腾达,让说假话者吃上甜头,说真话者尝尽苦头,无可辩驳的事实教育了那些原本可以称得上是本分的人们。事隔数年,风云变幻,说假话的依然风光无限,所以假东西如此猖獗绝对有其深厚的土壤和历史渊源。
历史给了我们教训,但它却依然在重演。官场上时时有假、处处有假,官场之假与社会之假互相呼应,演绎了一场场造假的丑剧。官场作假之风是社会造假之风的榜样,社会造假之风又助长了官场作假之风。如今的以假乱真好似真假美猴王令诸神也难辨真假,假文凭、假履历、假政绩、假帐、假货、豆腐渣工程、虚假广告、假冒就业率、虚假安全生产指标、假整顿、假环保指数、考试考核作弊、抄袭论文、剽窃知识产权、虚报科研项目……几乎没有一个领域不掺假,没有一个行当不做假。
曾听人说如今是“吹牛不上税,造假不堪忧”,这正是制假造假无孔不入的根源。年年打假,却收效甚微,原因何在?明眼人都会看得出这是因为打到一定层次就不打了或者不敢再打了,打了台前的放了幕后的,树干砍掉了可主根还安然无恙,因此前功尽弃。造假牵涉面广,既有A货商贩这样的虾兵蟹将也有有权有势的龙头老大,到一定层次就“刀枪不入”了,可想而知,如此以往各种造假之风如何根除得了。
制假造假之所以泛滥猖獗是因为制假者为此付出的成本低且风险也很低,而获得的却是暴利,这就使得弄虚作假者有恃无恐,因此要严厉打击这些制假者,就要让其付出高成本高风险的代价。民间作假易除,官员制假难去。A货永远无法摘取头上那顶“假”帽子,即使它的做工和品质已经攀升至精美的水准。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中国知识产权制度的日趋完善,A货这样的作假商品迟早会退出人们的生活,然而其它的制假造假,假货假话呢,何时我们才能再见到一个诚信的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