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放,中国当代最有名的“生活家”之一,被称为现代雅集之父。状元之后,文人世家。一位生命历程和创作发想无不透出深厚人文气息的艺术家。作为出生于园林,工作于园林,生活于园林,又写园林,画园林,造园林,与园林渊源特殊的人,他总是将自己对中国园林的文化理念贯穿于他的创作中。
叶放:现代人一样可以玩儿园林
听说您其实从小就生活在园林里,能不能描
述一下您童年时期的园林生活?
我小时候的确就是在园林里长大,园林是我
童年的天堂,包括了游乐,知道“苏黄米蔡”
都是在那里,还有很多乐趣,如“折梅”游戏....[查看原文]
这个园林其实是我母亲上去八代的祖先的毕源,在
清朝乾隆年间,他曾任河南巡抚封疆大吏,是《清
明上河图》的最后一个藏家。到了嘉庆年间,毕源
因为和绅案受了牵连,给了一个罪名,《清明上河
图》就被抄到宫里。毕源之后6代,我的外高曾祖
父,曾任定海知府(相当于现在的舟山市长),他
辞官回到苏州,做了"毕园",当时也还有十几亩大
对于这个园子我是有记忆的...[查看原文]
"毕园"现在苏州还有遗迹吗?
"毕园"在文革中被充公,住进"72家房客",到现
在几十户人家也不可能搬走。即使在文革时期,
我们家还有门客、佣人、家厨,那时为外婆做寿
还偷偷做过一次堂会。后来,为了避祸,我也把
书画瓷器都交掉、毁掉,失去了从小园林生活...[查看原文]
我后来为什么做南石皮记,一方面是为了重现自己
儿时的生活,另一方面也是带着赎罪的心情。文革
中被我交掉的把书画瓷器,被我亲手毁掉的园林生
活,我想把它们一点一点找回来,至少复制成型。
你自己新手毁了自己的生活,这种痛苦难以言表。
园林不仅是空间,它更像是一种体贴的生活态度,
床前明月光,杏花春雨江南,你在园林中,会对古
代的诗词歌赋有不同的感受...[查看原文]
除了造园,您跟园林还有哪些关系?
王鲁湘说:"全世界你这样的人找不到第二个,园
林对你是胎教。"确实是这样,大部分对于园林还
有记忆的人已经不在世了,我从小长在园林,读书
在苏州画院,工作在拙政园,都跟园林有关。
我自己画园林,写过园林的书,最后还自己造园,
又在其中生活。可以说,我与园林血脉相连...[查看原文]
园林生活给你个人带来了什么改变?
人在园林里生活,行为举止慢慢都会变得斯文,学
会与自然和谐相处。后来我画园林,也画过《归去
来兮》、《春江花月夜》、《月亮湖》,但总觉得
不能表达我自己。我现在用抽象和具象的语言来表
达,桃园代表凡间,蓬莱是仙境。还有道家说的72
洞天,我还用我的画来和古今中外相和、相对话,
园林讲惆怅和达,其实是一种思辨。[查看原文]
您怎样理解园林?
园林不仅是空间,更是生活态度。园林是人化自
然,跟自然、文化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园林讲究
叠花移木,园林中有"床前明月光",有"杏花春
雨江南",在园林里面,你会对古代的诗词歌赋
有不同的感受...[查看原文]
现代人有什么简便的方法玩儿园林吗?
唐人就把园林玩儿得很好了,日本人学过去演绎得
很好,现在中国却要失传了。比如"盆池",白居易
王维、苏东坡都写过,白居易就做了"深瓯浅盆",
此盆能映照天地,"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
里"。我一直说要恢复"盆池",这个太适合现代中国
人,也很容易实现。...[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