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销售配合 > 亨吉利11
| | | | |

中国古代的计时器——漏壶

来源:搜狐奢侈品

  时间:

  公元前722~221年,春秋战国时期,漏壶记时已达很高的水平(参考文献:《周礼》《初学记》、唐孔款达《诗疏》)

西汉中阳漏壶  [保存到相册]

  功能:

  漏壶古代利用滴水多寡来计量时间的一种仪器。漏壶按计时方法大体上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观测容器内的水漏泄减少情况来计量时间,叫作泄水型漏壶;另一种是观测容器(底部无孔)内流入水增加情况来计量时间,叫作受水型漏壶。在一些文明古国,如中国、埃及、巴比伦等,都使用过漏壶。巴比伦一般使用泄水型漏壶;埃及人两种类型都用,不过受水型漏壶使用较晚,也较罕见。

 

  运作原理:

  漏是指计时用的漏壶,刻是指划分一天的时间单位,它通过漏壶的浮箭来计量一昼夜的时刻。最初,人们发现陶器中的水会从裂缝中一滴一滴地漏出来,于是专门制造出一种留有小孔的漏壶,把水注入漏壶内,水便从壶孔中流出来,另外再用一个容器收集漏下来的水,在这个容器内有一根刻有标记的箭杆,相当于现代钟表上显示时刻的钟面,用一个竹片或木块托着箭杆浮在水面上,容器盖的中心开一个小孔,箭杆从盖孔中穿出,这个容器叫做"箭壶"。

  随着箭壶内收集的水逐渐增多,木块托着箭杆也慢慢地往上浮,古人从盖孔处看箭杆上的标记,就能知道具体的时刻。漏刻的计时方法可分为两类:泄水型和受水型。漏刻是一种独立的计时系统,只借助水的运动。后来古人发现漏壶内的水多时,流水较快,水少时流水就慢,显然会影响计量时间的精度。于是在漏壶上再加一只漏壶,水从下面漏壶流出去的同时,上面漏壶的水即源源不断地补充给下面的漏壶,使下面漏壶内的水均匀地流人箭壶,从而取得比较精确的时刻。

 

  优点:

  相较于日晷实现了夜间、阴雨天计时,方便移动

  缺点:

   壶容量有限,需要不断加水;水的流速与压力有关,“满则速,浅则迟”,增加了计时误差。另外,水的清洁程度也影响流速,而且在冬天可能还会冻结。

luxury.sohu.com true 搜狐奢侈品 http://luxury.sohu.com/20130916/n386687523.shtml report 2045 时间:公元前722~221年,春秋战国时期,漏壶记时已达很高的水平(参考文献:《周礼》《初学记》、唐孔款达《诗疏》)西汉中阳漏壶 功能:漏壶古代利用滴
(责任编辑:郭桐)
发表给力评论!看新闻,说两句。圈主招募ING
Ctrl+Enter快捷提交
分享评论到:

我要发布

  • 热点视频
  • 影视剧
  • 综艺
  • 原创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

Texte alternat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