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材料防磁利器
虽然防磁软铁罩保护机械机芯是制表界处理“磁”问题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但这种方式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不仅无法应对永久磁体增强的磁力,而且就美学角度而言,这些方式也令人无法饱览机芯的运行美态。对一些讲究精细的品牌而言,它们宁愿花更高的成本通过改进材质来达到防磁的效果。
朗格表传人Richard Lange首先发现了铍对镍钢摆轮游丝的改良作用。铍金属不仅能够降低游丝对磁性和温度的敏感性,还能够增加游丝的弹性和硬度。他于1930年出版了《钟表游丝金属合金》一书,1931年Reinhard Strausmann在朗格专利的基础上获得了自己的专利:非易变耐氧化材料。
制表师们在防磁之路上的探索从未停止,IWC万国在1989年应用不含铁、镍材料的摆轮组件的工程师表,进行了3700000A/m的抗磁测试。炙手可热的非金属材料硅元素也是广义的防磁最佳物料,硅天然的物理特性令其对磁场完全没有反应,但目前它的研发成果还仅仅掌握在几个大品牌手里。
![]() |
劳力士Milgauss腕表,可以抵御1000高斯(80000A/m),成功解决防磁问题。第一道防线安装在蚝式表壳内由铁磁合金制成的防磁罩,第二道防线是由全新合金制造的PARACHROM游丝, 不仅拥有抗磁性,也能抵御温度变化。 |
随着现代冶金技术和金属制造技术的提高,制表师从腕表外观材质(防磁软铁套)和各种内部机芯零件方面(防磁的耐酸合金,蓝钢游丝,硅游丝,钴镍游丝等等)均做出了许多改进。例如,劳力士MILGAUSS采用自己特制的含稀土Parachrom镍钴蓝钢游丝,结合几乎没有什么开口的全密封防磁软铁罩,使得防磁技术由简单的 “防磁软铁套体”升级到技术层面的“防磁擒纵系统”的研发。将防磁功能提升到100000A/m的程度,堪称防磁腕表的典范。
与磁场化敌为友
防磁表有越来越大的实用价值,但就万国表工程师系列、劳力士MILGAUSS这样的“终极防磁”手表而言,已经远远超过了防范日常磁场的需要,它们是那些追求极致的表迷的“玩具”。而表迷们与磁场间的游戏并不仅限于摆脱磁场的影响,制表师更巧妙地利用磁场,让腕表的功能和呈现方式更有趣多样。此时,腕表与磁场已经化敌为友。
![]() |
百年灵超级海洋M2000计时腕表,首款可在水下2000米极限深度精准计时的腕表,借助磁力按钮则可以实现这一功能。 |
百年灵超级海洋M2000计时腕表就是这样的代表。借助品牌独家专利的磁力按钮装置,佩戴者可以隔着表壳内层金属进行计时操作,而不用担心强大的压力下表壳渗水,使其得以在难以置信的水下2000米精准操控计时功能。
![]() |
宝玑经典系列LA MUSICALE音乐腕表,采用制表历史上首创的磁性调节装置,这个装有磁石,并将磁场控制在铁壳内的专利系统,成功消除了调节装置运作时所产生的噪音。 |
而宝玑经典系列LA MUSICALE音乐腕表则利用磁场来加强聆听效果,这款腕表使用了一种磁力调节器,调节器被20多个磁铁片包围,调节器的旋转半径在磁场的控制下变得恒定,不会再接触壁筒,因而不但没有磨损,也消除了噪音。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