镂雕的艺术和技巧
江诗丹顿的钟表不仅仅是具备时间显示功能的机械精品,更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体现着250多年历史所沉淀下的独特的技艺之美。早在1755年品牌创立之初,江诗丹顿的工艺师们就熟练地运用艺术工艺增添钟表的美感。手工雕刻就是这样一项工艺。这一颇具挑战性的工艺要求工艺师极富耐心、技艺精湛,这些工艺从品牌创立之初就被用来制作极致轻巧的钟表。Jean-Marc Vacheron在1755年制造的首枚江诗丹顿表就已配备镂雕摆轮夹板。此后江诗丹顿继续着对通透度的追求,同时制造出越来越精巧的机械零件,到1924年,江诗丹顿制造出了首枚整体镂雕机芯并将其安装在一款怀表上。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江诗丹顿作为在这个极其复杂的领域的领导者,展现了无穷的创造力,逐渐在各种繁简不一的机芯上使用镂雕工艺,同时也巧妙地将镂雕工艺和其他艺术工艺结合,在各式怀表和腕表上展示了钟表制作的微型奇迹。
能在三问、万年历和陀飞轮等复杂功能机芯上应用镂雕工艺的钟表制造商凤毛麟角,江诗丹顿不满足于此,而是重塑了美学理念并据此改造自身工艺,又一次拓宽了自己的艺术疆域。它引领雕刻工艺创造出了一种直线形成交错曲线的雕塑效果,使得腕表的零部件也都成为具有建筑感的杰作,打造出令人目眩神迷的光影效果。
![]() |
镂雕,通透而空灵的机械魔法艺术
制表师的首要工作
虽然镂雕本身只是一项纯粹的美学工艺,但相对于实心机芯而言,镂雕机芯的每道工序都更为复杂。首先,制表师要对机芯做细致的考量,尽量多做一些镂雕处理,以展现优美的机芯内部。在这一过程中,顶级制表大师需要凭借自己的毕生经验仔细考量,既要尽可能多的对材料做镂雕处理,又要保证机芯正常运转,达到这两者间的巧妙平衡实非易事。构思、设计、制模阶段就需要耗费数百个小时,而且机芯越复杂,拥有的复杂功能越多,耗费的时间也就越长。
工艺师的精心雕琢
在制表师找到镂雕与功能运转之间巧妙的平衡之后,工艺师将接手后面的工序。工艺师的工作不仅十分耗时,而且需要耐心、精准的手法并符合极其严苛的要求。首先工艺师需要花费几十个小时钻孔和切割所有的主板、桥板、发条盒及其他机械部件,然后工艺师手工装饰每个零件,有的零件经过倒角抛光处理,熠熠闪光,有的经过手工打磨,呈现出衬托光彩的哑光质感,两种效果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微妙的反差美感。虽然工艺本身要求甚高,但江诗丹顿镂雕表款中的弧形开口和内角(有些内角小于45°)令工艺变得更为复杂,而这种复杂程度是任何机器都无法完成的。
经倒角和手工打磨处理后,将进行雕刻工序。雕刻一枚机芯大约需要一整周的时间,为了表现江诗丹顿原创的图形概念,并让这些图形呈现圆润、赏心悦目的浮雕效果,雕刻师利用刻刀细致入微地对材料进行切割雕刻。每一笔都极为精确,有时甚至细微到将近十分之一毫米,另外,艺术工艺师还将自己的感性理解融入零件之中,赋予每个零件独特的个性特征。
重返工作台
镂雕会使机芯材料减少,而材料的减少必然会导致零件的变形,因此组装调校镂雕机芯尤为复杂。对制表师来说,这意味着他们只能一遍遍地不断修整,直到保证零部件间能毫无瑕疵地配合运转。在这一道漫长繁琐的工序中,制表师不仅要保证没有灰尘进入镂雕表面,还必须严格遵守日内瓦印记的苛刻标准。制表师要关注每一个零件,特别是倒角部分,以确保零件既保持了美感,又能够正常运转。在追求完美的过程中,机芯装壳又是另一项严峻的挑战,因为镂雕的通透性要求即使零件再小,每个细节也要完美无瑕。在进行防水性、持久性和精确度测试之前,机芯会多次重返工作台进行完善,直到玲珑剔透的镂雕机芯能够完全施展出自身的魅力魔法。就如同其他领域一样,对钟表而言,卓越和耐心的理想融合才能成就精品。
技术规格
Malte马耳他系列镂雕陀飞轮
型号 30135/000P-9842
经日内瓦印记认证
机芯 2790 SQ
由江诗丹顿自主研发并制造
手动上链机械机芯
27.37 x 29.30毫米(12 ’’’ x 12 ’’’ )
厚度6.10毫米
约45小时动力储存
2.5赫兹(18,000次/小时)
246个零件
27颗宝石
显示 小时
分钟
小秒针位于6点位置的陀飞轮框架上
动力储存
日期
陀飞轮
表壳 950铂金
38.00 x 48.24 毫米,厚度12.73毫米
透明蓝宝石水晶底盖
经过3个巴 气压测试(约30米)
表盘 内部:蓝宝石玻璃,雕刻和油墨印刻显示
外部:乳白色和岩灰色金属圈,绘制的分钟刻度和金属镶贴时标
表带 手工缝制黑色方纹密西西比鳄鱼皮表带
表扣 950铂金三片式折叠表扣
经抛光处理的半马耳他十字形设计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